今日要闻 贸易指南 风险预警

要闻信息

电子商务资讯摘要(2024年5月30日)

发布日期:2024-06-17数据来源: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浏览次数:572

【5月份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重要事件】

全球首部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人工智能法案》(财联社)

  当地时间5月21日,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部关于人工智能(AI)的全面法规,该法规遵循"基于风险"的原则,即对社会造成伤害的风险越高规则就越严格。

  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提出《人工智能法案》,在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后,欧洲议会已于今年3月批准了该法案。随着两大立法机构批准,该法案在经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签署后,将于近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在公布20天后生效,生效后24个月内全面适用。企业需根据新法案的要求,对其AI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的合规评估和调整,以满足新的法律标准。

  AI法案根据风险对不同类型的AI进行分类。风险较低的AI系统只需遵守很轻的透明度义务,而高风险的AI系统则需要获得授权,并且必须满足一系列要求和义务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比如,认知行为操纵等AI系统将被禁止进入欧盟。该法律还禁止使用生物特征数据按种族、宗教或性取向等特定类别对人进行分类的系统。

  对于不构成系统性风险的通用目的AI模型,将需遵守一些有限的要求,例如透明度方面的要求,但对于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模型,则必须遵守更严格的规定。

  为确保适当的执行,设立了多个管理机构:在委员会内部设立AI办公室,负责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执行共同规则;设立一个由独立专家组成的科学小组,支持执行活动;设立一个由成员国代表组成的AI委员会,负责为委员会和成员国提供一致且有效实施AI法案的建议和协助;设立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咨询论坛,为AI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

  违反AI法案的罚款将设定为违规公司上一财年全球年营业额的百分比(7%)或固定金额(3500万欧元),以较高者为准。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则需承担相应比例的行政罚款。

  在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实体部署高风险AI系统之前,需要评估其对基本权利的影响。法规还规定了高风险AI系统开发和使用的透明度。高风险AI系统以及某些使用高风险AI系统的公共实体需要在欧盟高风险AI系统数据库中注册,而情感识别系统的用户必须在自然人暴露于此类系统时告知他们。

  AI法案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框架,为开发、测试和验证创新的AI系统提供受控环境。

全球AI产品和技术密集发布(极客公园)

  5月13日

  AI化身人形智能体快速演进:宇树发布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大语言模型出圈,让人形机器人火了。2023年8月,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H1,预售价为65万元。5月13日宇树推出的新版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价格降至9.9万元起,便宜了超80%。与**代产品相比,Unitree G1能力显著提升:开瓶盖、砸核桃、颠锅……在宇树科技发布的产品演示视频里,Unitree G1身体和双腿能旋转近360°,可以像人类一样用机械臂灵活地完成一系列工作。

  开源闭源并进:零一万物发布千亿参数Yi-Large模型。零一万物成立一周年之际,其千亿参数Yi-Large闭源模型正式亮相,在斯坦福*新的AlpacaEval 2.0排行榜上位列全球大模型Win Rate**。同时,零一万物将早先发布的Yi-34B、Yi-9B/6B中小尺寸开源模型版本升级为Yi-1.5系列,每个版本达到同尺寸中SOTA性能*佳。

  5月14日

  "Her"真的来了:GPT-4o将语音助手带到了新高度。OpenAI发布新一代旗舰模型GPT-4o,它可以让人们在手机上与ChatGPT对话,就像与Siri等语音助手对话一样。不同的是,ChatGPT语音助手的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还可以分析和讨论它所看到的图像或视频,并能识别用户说话时的不同情绪。有了GPT-4o的加持,ChatGPT可以根据你的想法引导你做数学题目,按照你的实时要求讲一个睡前故事。OpenAI称GPT-4o是为了创建一个对音频、图像和文本有更深入、更自然理解的模型,这依旧是为了向AGI目标行进。业界普遍认为,GPT-4o的惊艳之处在于两点:1、将语音交互延迟缩短到300ms;2、端到端多模态原生大模型。

  5月15日

  没有一款产品没有被AI改造:谷歌全面进入Gemini时代。谷歌I/O 2024开发者大会提到121次AI,发布了从搜索到Gmail、TPU,再到语音助手Astra和多模态视频模型Veo等产品,其中三个产品值得关注:一是Project Astra的多模态AI助手。如果说2023年的竞赛点是Copilot,2024年,赛点则进化为多模态融合的Agent,背后是从LLM(大语言模型)到One-network-multimodality(一个框架下的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路径迁移,*终迈向通用的人工智能。二是Veo:Veo可以根据文本、图像和视频提示创建AI生成的视频,并且即将登陆YouTube,帮助创作者快速制作更具专业品质的视频。三是AI搜索。谷歌展示了如何进一步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搜索中,从而实现更复杂形式的研究和规划,例如根据查询生成三天的素食计划。

  大模型之字节打法:一次发布9个模型。字节跳动自研大模型豆包大模型(原云雀大模型)家族带着9个模型对外亮相。字节跳动方面称,之所以是这9个模型,是根据后台模型调用量和需求而来,豆包大模型的推理价格成为一大亮点,其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只有0.0008元/千Tokens,0.8厘就能处理1500多个汉字。字节发布会没有介绍模型参数、数据和语料,甚至没有给出豆包模型的评测数据,而是直接把模型能力在场景里做了垂直细分。过去大半年,字节跳动推出的AI应用几乎涵盖了所有热门赛道,"豆包"、AI应用开发平台"扣子"、互动娱乐应用"猫箱",以及星绘、即梦等。

  大模型的隐秘玩家:DeepSeek Chat通过大模型备案。国内拥有超过1万枚GPU的企业不超过5家,幻方这家千亿规模的量化基金就是其中之一,意外地提前压中大模型的入场券--囤卡。今年1月以来,幻方旗下公司的DeepSeek模型被频繁作为开源社区里讨论的对标对象。5月,幻方开源了第二代MoE模型:DeepSeek-V2,主打参数更多、能力更强、成本更低。其在能力逼近**梯队闭源模型的前提下,推理成本降到了1元/百万Tokens,也就是说,成本是Llama3 70B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

  5月16日

  文生图、文生视频:DiT架构正在被广泛拥抱。腾讯旗下的混元文生图大模型宣布对外开源,目前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及Github上发布,包含模型权重、推理代码、模型算法等完整模型,可供企业与个人开发者免费商用。混元文生图大模型是中文原生的DiT(Diffusion Models with transformer)架构文生图开源模型,这也是Sora和Stable Diffusion 3的同款架构和关键技术,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扩散模型。过去,视觉生成扩散模型主要基于U-Net架构,但随着参数量的提升,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扩散模型展现出了更好的扩展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生成质量及效率。

  5月17日

  PTs和大模型助手App:大厂必备,腾讯版来了。腾讯公布了大模型研发、应用产品的系列进展。腾讯混元大模型升级,推出在质量和成本上有不同特点的三个模型版本,其内部已经有600多个业务接入大模型。在工具层,发布了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图像创作引擎、视频创作引擎三大PaaS工具链,简化数据接入、模型精调、应用开发流程。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终于推出了自家GPTs--元器,用户可以使用腾讯官方的插件和知识库直接创建智能体。开发完成后,将智能体一键分发到QQ、微信客服、腾讯云等渠道上。

  5月22日

  微软AI全家桶:10个亮点。在一年一度的微软Build大会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宣布了50多项AI能力更新,覆盖GPT-4o上云、自研Cobalt芯片、团队版Copilot、SOTA小模型等多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亮点:

  1、宣布GPT-4o在Azure AI上普遍可用,并引入Cohere、Databricks、Meta、Mistral等公司以及开源社区Hugging Face的多个大模型。

  2、即将推出Windows Copilot库,包含40多种型号的模型以及多种开箱即用的本地API。

  3、推出42亿参数多模态SLM(小语言模型)Phi-3-vision,支持图像理解与交互;同时提供70亿参数的Phi-3小型模型和140亿参数Phi-3中型模型,支持跨操作系统及云边端运行。

  4、推出*新端侧小模型Phi-Silica,专为Copilot+PC中的NPU设计,在SLM中取得SOTA。

  5、宣布将通过Windows DirectML提供对PyTorch、WebNN框架的原生支持,开发人员将拥有Web原生的机器学习框架,使其能直接访问GPU和NPU。

  6、引入Copilot连接器(Copilot connectors),支持连接业务数据、工作流以及第三方SaaS应用程序,助力企业构建和定制Copilot。

  7、推出团队版Copilot(Team Copilot),能扮演会议主持人、记录会议笔记、制作图表、管理工程等多种角色,并扩展出Agent(智能体)能力。

  8、Azure AI Studio平台将推出自定义模型功能,同时数据分析平台Microsoft Fabric增加全新的实时智能功能。

  9、向客户开放其自研芯片定制CPUAzure Cobalt预览版,性能*高提升40%。

  10、成为首批提供英伟达Blackwell GPU的平台,发布配备RTX GPU的Copilot+PC;与AMD扩展合作,Azure将成为首个提供加速器ND MI300X V5通用版的云平台。

  5月28日

  国家队联手建设昆仑大模型。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共同召开昆仑大模型建设研讨会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标志着昆仑大模型建设正式启动,对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化工行业的大模型开发建设和高水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四家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大模型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更多场景应用,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

  国内外大模型集体降价(小饭桌)

  字节跳动5月15日宣布豆包大模型,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价格低了99.3%,击穿大模型行业*底价。阿里云5月21日宣布通义千问主力模型Qwen-Long直降97%至0.0005元/千Tokens。降价后,阿里的通义模型约为GPT-4价格的1/400,再度击穿全球底价。

  *早掀起国内模型降价潮的企业是量化基金公司DeepSeek。5月6日DeepSeek推出新版大模型,将价格降到了0.001元/千Tokens,已经是GPT-4 Turbo发售价的七十分之一。在DeepSeek之后,智谱、面壁等AI明星企业也相继宣布了降价。

  大模型价格战突然打响

  这波国产大模型集体降价,显得非常突然,甚至有些毫无预兆。毕竟就在年初,大家竞争的焦点还是算力和参数规模。但如果参照海外就会发现,这波国内降价潮的"罪魁祸首"其实是OpenAI。OpenAI5月14日*新发布的GPT-4o价格已经降到输入约为0.035元/千Tokens,输出约为0.1元/千Tokens。其在技术层面上的迭代,已经不再是现象级的变革,而更强调模型的"性价比"。自去年年初以来,Open AI在不断释放新模型的同时,进行了4次降价。去年3月GPT-3.5-turbo每千Tokens的成本为0.002美元,价格比此前的GPT-3.5模型下降了90%。从GPT-4开始到GPT-4o,输入价格从0.03美元/千Tokens下降到0.005美元/千Tokens,降幅为83%;输出价格从0.06美元/千Tokens下降到0.015美元/千Tokens,降幅为75%。整体降幅每年在50-75%的幅度,力度相当大。

  作为行业标杆的Open AI都迈出了这一步,其他人降价也就成了必选项。就在Open AI发布GPT-4o的第二天,谷歌也在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一系列基于Gemini的"AI超级全家桶",包括升级200万Tokens上下文的Gemini 1.5 Pro、新模型Gemini 1.5 flash、类Sora的新视频大模型Veo,以及包括AI搜索、AI+Gmail在内的多个AI应用,并声称我们更"cheaper",以应对Open AI。

  作为国内"AI五虎"之一的智谱AI**个跟进降价。智谱AI调整了旗下入门级大模型GLM-3-Turbo(上下文长度128k)的价格,从0.005元/千Tokens降低到0.001元/千Tokens。此外,开放平台新注册用户获赠从500万Tokens提升至2500万Tokens(包含2000万GLM3-Turbo和500万GLM4)。而GLM-3 Turbo Batch比处理AP还进一步便宜50%--0.0005元/千Tokens,即1元/200万Tokens。

  价格战之后是淘汰赛

  OpenAI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膨胀到估值近90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靠的显然不是盈利,而是ChatGPT、GPT4.0和Sora不断累积的用户热度,以及带来的无限想象力。国内的AI模型独角兽们,也大抵如此。

  但要一直发布轰动性产品,显然不切实际,只靠未来的想象力,也无法一直打动投资人。因此,从当前来看,突破价格成了一个更加方便的选项。

  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表示:"现在大模型还是太贵了,模型的应用成本不该是这样,把成本做得更低,这样大家就能更好地做各种创新尝试,整个市场就起来了。"

  多位AI创业者表示,一旦大模型竞争被带向"价格战"的绞杀,对每一位入局者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换句话来说,当一个行业进入全面降价阶段,也就意味着大规模淘汰赛的开始。因为在对价格更加敏感的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动将很大程度影响客户留存,某些时候,价格因素甚至要比产品本身更加关键。

  一旦大厂所引领的降价潮开始,更多AI大模型创业公司,其实没有别的选项,只能被迫加入降价大军,比拼资金和显卡储备等硬性指标,而非创业公司所擅长的模式创新,其风险性势必陡然上升。

  上述国内明星AI公司的内部人员就提到,"客户已经多次问到价格问题,大家似乎都在期待着更低的价格……"

大模型降价意在聚拢AI生态(**财经)

  对于近日国内大模型企业突然集体降价,行业人士对此持不同看法。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对**财经记者表示,降不降价要具体看商业模式是什么,如果是做ToB服务的,降价为的不是卖模型本身,而是为了卖整套云服务,这样可以提高从传统服务模式到新战场的速度。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表示,巨头在大模型赛道血拼是必然的,阿里巴巴不希望火山引擎在云计算领域产生新的可能,百度不希望在大模型时代丢掉"AI一哥"的位置。

  Lepton AI创始人、阿里巴巴原副总裁贾扬清表示,价格战无可厚非,但应将其看作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现今国内各家大厂API的营收都不多,因此降价对营收的影响非常有限。

  智源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林咏华认为,大模型的降价潮是一场生态的争夺战。客户更换大模型合作方虽说只是一个URL接口的更换,但模型与模型之间的性能与侧重点差异很大,当一家企业已经适配了一个模型,未必愿意再去适配更换另一个,在更换成本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企业会希望先通过价格的方式拉拢一批用户。

  万兴科技AI创新中心总经理齐镗泉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谁先布局,谁就能先赢得市占率,借此机会快速积累用户,聚拢生态,巩固行业地位。

企业大模型用户更看重性价比(和讯商业)

  字节5月15日发布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仅0.0008元/千Tokens,并同时披露,豆包大模型可以日均处理1200亿Tokens。同一天,百度表示,文心大模型日均处理Tokens文本已达2490亿。

  文心一言已服务8.5万家企业客户。2024年1-4月,国内大模型的中标项目发布近200个,百度在中标数量、覆盖行业、中标额三项位居行业翘楚。

  从技术迭代路线上观察,豆包大模型采用的是公有云+闭源技术路线,这一点和百度一致,也是当下产业的大势所趋。此前,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在内部发言称,在大模型场景下,开源反而是*贵的,所以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字节跳动此次对大模型产品的降价,主要针对B端产品,C端产品仍然免费,行业分析认为,B端是苦生意,需要长期稳定的坚持和投入,企业客户在对大模型招标时,很看重服务体验,更关注应用效果、响应速度等,而非单纯的低价。生成式AI时代,需要的是价格与效果并举,性价比*关键。

AI已成为阿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雷峰网/电商报Pro)

  阿里巴巴5月14日发布的*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财报指出,AI技术革新及应用爆发,带动传统云计算需求增长,也为阿里带来全新的增长空间。阿里积极投资于云计算的产品矩阵尤其是AI基础设施,以迎接AI行业发展的巨大机会,本季度来自基础模型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金融服务、汽车等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强劲增长。

  2023年4月通义大模型问世,随后综合性能超越GPT-3.5的通义千问2.0、通义千问2.1相继推出。今年5月,通义大模型问世一周年之际,阿里云又发布*新升级的通义千问2.5。中文语境下,通义千问2.5的文本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及生活建议、闲聊及对话、安全风险等多项能力赶超GPT-4。在权威基准OpenCompass上,通义千问2.5得分追平GPT-4 Turbo。同时,通义还发布了*新款的开源模型--1100亿参数的Qwen1.5-110B,超越Meta的Llama-3-70B模型。

  AI在阿里电商领域应用愈加深入

  以通义大模型为代表的AI能力,作为阿里*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在阿里内部的多个业务场景中得以释放。在阿里*为核心的电商业务中,去年双11前,淘宝就曾宣布上线模特图智能生成、智能数据周报、官方客服机器人等10款免费AI工具,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今年"618"之前,5月16日淘宝商家AI工具全面升级为Quick产品,免费开放给商家使用。淘宝Quick能够降低商家在图像生成、图像编辑、文案创作、数据分析等环节的操作量及成本投入,让商家更轻松、更简单地做好电商经营。如"图像生成"新增智能穿衣、单图编辑等能力,让商家在618大促期间做图、改图更加高效便捷。"模特替换"可根据服装产品特点自动匹配*合适的模特;"背景替换"可根据产品图自动匹配优质场景图。另一功能"618文案生成"新增618大促文案生成能力,帮商家一键修改618商品的标题和上新文案。"种草文案"能快速提炼出商品的卖点,用于海报宣传、详情页以及推广文案。

  在淘宝,每天有数十万商家反复修改图片的尺寸、文案、样式;有数万的服饰商家需要新拍图片,每个商品服化道成本超过100元、拍摄周期长达1周;还有数百万商品需要编辑、改写标题及卖点文案等,这些繁琐的日常工作需要商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又是经营中无法避免的必要环节,因此商家往往会配置专人处理这些工作,造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过去2个美工才能完成的工作,借助淘宝Quick后可能一个就够了;其高效的文案生成能力,甚至可以直接替代专职的文案。

  除持续丰富并升级商家工具外,淘宝还上线了官方自研Agent Quick管家,这也是国内电商行业首个商家经营Agent产品。Quick管家是淘宝基于海量消费者数据以及丰富的商家经验,为中小卖家打造的一站式AI Agent产品,能力覆盖了数据分析、店铺运营、图像设计、内容编辑和规则答疑等商家常用场景,帮助商家减少电商经营复杂度。

  如果说淘宝Quick工具更侧重于"降本",那么Quick管家的重点就是"增效"。作为中小商家,许多与活动提报、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相关的运营工作都要亲力亲为,整个淘宝每天有数百万商家进行数据查看、商品发布等操作。这些运营工作普遍较为繁琐,经常找半天都找不到想要的数据指标,或是在商品起标题、填写SKU、设置物流模板等操作上耗时较高。部分新商家由于不熟悉业务规则和运营工具,上手起来也感到颇有难度。而Quick管家则是为中小商家量身定做的辅助经营产品,界面直观、操作简单,能够帮助商家输入海量的信息,处理复杂的数据,设置繁琐的选项,即使是电商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在海外电商业务中,AI工具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去年阿里国际站在卖家侧回复、询盘以及分析数据的三块业务场景都有开发AI应用功能,例如生意助手、OKKI AI工具等。

  阿里已投资5家国内大模型独角兽

  除了大力投入自研,阿里还通过投资的方式,在AI领域进行了布局。今年3月,阿里领投了AI大模型公司MiniMax的新一轮融资。至此,阿里已经以投资为纽带,串联起了国内大模型创业领域的5大独角兽--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

  去年9月,红杉合伙人David Cahn发文替AI产业算了一笔账: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消耗2000亿美元,大部分钱都要花在算力的购置上。但大模型的应用端每年*多只能产生750亿美元的收入,这中间存在一个高达1250亿美元的缺口。这个短期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巨大gap,使得大模型创业公司几乎没有可能自建算力,只能向云厂商寻求帮助。云计算的算力集中、灵活部署、按需付费、成本较低等特点,尽管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几乎是算力短缺、昂贵的背景下的唯一答案。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大模型都离不开云。

  目前,几乎所有热门的大模型公司背后,都至少站着一家云计算巨头,比如OpenAI选择微软Azure云,Anthropic选择了亚马逊AWS,Midjourney则是Google云的明星客户。

  因此,阿里能够集齐国内大模型创业的5大独角兽,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它们选择了阿里,看中了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云巨头可以为大模型企业提供宝贵的算力,反过来,大模型为云厂商带来的客户增量也不容小觑。

  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曾把云计算和大模型的关系比作电和电动机的关系,大模型就像是智能时代的电动机,未来云计算的算力很大一部分都会被各类AI模型所消耗。

  【政策文件】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解读(**财经)

  市场监管总局5月11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规定》坚持实践导向,全面审视并规范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是回应社会热点,着力消除监管盲区,对刷单、好评返现等互联网环境下所诞生的新型虚假宣传行为进行有力的规制,规范互联网营销行为;二是细化了互联网竞争行为,明确了"网络不正当竞争专条"的三种子类型,即流量劫持、不当干扰和恶意不兼容,并详细规定其表现形式及认定因素;三是对其他利用数据手段或平台规则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二、《规定》注重规制效果,实现多元主体参与。首先,《规定》明确了平台经营者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方面的责任,将平台纳入互联网竞争行为的监管和管理之中,有效缓解行政执法的压力,并且有利于提前防范和制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在平台上的蔓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次,设立专家观察员制度,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这一制度的设立有助于增强监督力度,加强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提升执法效率和水平。同时,专家观察员制度的建立还有助于促进法律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执法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专业标准。

  三、《规定》实现多法协同治理。《规定》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系下,有效衔接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实现了有机衔接和互为支撑。《规定》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基本框架,明确了网络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标准和行为范围,为有效打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法律,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等垄断行为进行了规制,为《规定》中关于防止平台滥用数据优势等行为提供参考和支持。《电子商务法》对于涉及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为《规定》平台交易相关内容提供处理规范。

国家发改委和数据局等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中国经济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5月20日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在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其中,在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上,要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协同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构建开放兼容、共性赋能、安全可靠的综合性基础环境,推进算法、模型等数字资源一体集成部署,探索建立共性组件、模块等共享协作机制。

  在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上,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在促进新型产城融合发展上,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大数据分析,推进数字化赋能郊区新城,实现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推动城市"数字更新",加快街区、商圈等城市微单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激发产城融合服务能级与数字活力。深化城市场景开放促进以城带产,提升产业聚合力。加速创新资源共享助力以产促城,发展虚拟园区和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增强城市数字经济就业吸附力。

  在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实施城市云网强基行动,加快建设新型广播电视网络,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探索发展数字低空基础设施;同时,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使用。加快完善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平台,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关联贯通政务数据资源,推进城市重点场景业务数据"按需共享、应享尽享"。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重点是做好三个"全":

  **个是"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立并完善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平台体系,推进设施互通、数据贯通和业务协同,在城市经济产业、产城融合、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宜居环境、韧性安全等重点领域,以场景为牵引,破解数据供给、流通障碍,形成一批社会有感、企业有感、群众有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转型质效。

  第二个是"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统筹推动城市算力网、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推进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加快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大力推进数据治理和开放开发,夯实数字化转型根基。

  第三个是"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加快推进适数化制度创新,持续创新智慧城市运营运维模式,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今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人民日报)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15日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4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工作要点》包括9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提升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

  二是以数字化守牢"两条底线"。强化确保粮食安全数字化支撑,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举措。

  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以数字技术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是激发县域数字经济新活力。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释放涉农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推动乡村数字文化振兴。加快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供给。

  六是健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农村"三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效能,增强农村智慧应急管理能力。

  七是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着力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持续推进乡村数字健康发展,增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效,加强农村特殊人群信息服务保障。

  八是加快建设智慧美丽乡村。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应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效能。

  九是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跨部门跨层级协调联动,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培养壮大乡村数字人才队伍,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讲好新时代数字乡村故事。

  【行业观察】

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开始实现数字化全程可溯源(消费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5月16日共同指导天猫联合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家电协会、超17000个家电家居商家和50余家循环拆旧企业共同发起"以旧换新绿色行动"。会上天猫宣布将打造行业首个可溯源的以旧换新数字化绿色循环体系,提供从销售、回收、拆解到再利用一站式服务。

  天猫平台联通产业链上下游,发挥各方优势,将在废旧家电家具回收供应链、规范服务标准、环保处置、再生资源溯源管理、碳减排路径等多个领域深入合作,打造公开、透明、可信的绿色循环体系。未来,天猫上超10万款家电家居商品将拥有专属"溯源码",从商品销售、回收、拆解到再利用等环节全程溯源可控。有效防范非法拆解、倒卖行为,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

  今年618,天猫再度加码2亿补贴以旧换新,折旧金额下单立减,手机、电脑、相机等家电数码旧品估值涨幅普遍超15%;并支持家电数码产品跨品牌、跨品类以旧换新,补贴后的iPhone14 Pro Max旧机可0元置换价值6199元的华帝蒸烤一体机;针对晾衣架、灯具等无残值废品支持免费上门拆取旧,马桶、床垫、沙发、空调等超300个品类大件商品支持以旧换新,消费者只需在淘宝App搜"以旧换新",类目一口价和1次上门服务大大简化上门流程。

  3月以来,天猫上通过以旧换新购买家电家居商品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0%,带动家电家居销售额增长超150%。

行业反映三个痛点制约消费品以旧换新(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近日发表"以旧换新,旧货去哪了"文章指出,二手市场和废品回收是旧货*主要的两大去处。如何划分?*主要的衡量标准便是旧货报废时所能收取的价款,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残值"。"残值"较高的旧货因为流通性较好,大多会流入二手市场,二手商家能在回收和二次出售之间有足够的利润差,以维持二手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其余的则归为废品。

  二手平台闲鱼上,品牌手机就因其"残值"高、体积小等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流通性*佳的旧货。这一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回收体系,如果你要处理一台旧手机,只需点击回收按键,回收小哥就会快速上门,当面完成检测手机、估价回收等环节,帮你快速变现。当然,通过帮卖、自卖等形式也能让闲置手机快速进入二手市场。目前闲鱼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过去一年,就有近3000万的95后新用户使用闲鱼。

  在全国铅蓄电池重要生产基地长兴,电池回收平台"铅蛋"发展选择。"铅蛋"主要针对的是两轮电动车里的铅蓄电池,只需在平台上匹配报价*合适的团队,对方就会上门收货,将报废电动车进行统一回收处置。据推算处理废铅蓄电池30万吨,可以产出约20万吨再生铅,并回收塑料和废酸等。截至今年3月底,"铅蛋"平台已进入全国22个省份,注册产废商户8.7万家,签约运力4700户,回收企业443家,累计收集铅蓄电池120万吨。今年初,"铅蛋"平台业务拓展到锂电池电动车回收领域。

  与新产品不同,非标属性使得旧货在二次流转和回收再利用上都存在更大的难度。这也意味着,看似潜力无限的旧货市场,实际仍存在不少痛点。

  一是缺乏标准化。"我们评估一台手机,就会用到一个词,成色。什么是成色?包含了屏幕状况、电池状况、破损情况等",每个手机状况不同,每个回收商的评价体系也不同。对于成色的不同判断就产生了价格差,由此也带来了市场流转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闲鱼做了一些探索,如积极参与制定一些市场标准,通过提升智能检测技术,尽量减少因为人工评价导致的主观差异等。

  二是缺乏统一的数据体系。方林二手车市场总经理方崇奇认为,应该进一步打通数据体系,"目前国内二手车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检测体系,也未形成统一的维保数据库,使消费者在选择二手车的时候,顾虑太多。"他认为,进一步优化跨地区登记管理,推动汽车领域非保密、非隐私信息开放使用,支持新能源二手车动力电池检测和估值平台建设,同时构建二手车检测统一平台,都是促进二手车流通的利器。

  三是废品回收企业用地成本高。废品回收行业收益低,对于成本尤为敏感。从环保角度来看,废品处置需要规范的内部场地,但从利润角度来看,建设规范场地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土地成本令回收企业难以承受。浙江省商务厅流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认为,由于废品回收本身具备兜底性质和公益属性,应当把回收处置的场地纳入公共基础设施。

一季度阿里、京东、拼多多、快手财报比较分析(网经社)

  5月中下旬上市电商平台企业一季报陆续发布,整体来看,京东营收规模*大,拼多多营收增速*快;拼多多净利润规模*大,快手净利润增速*快。在已公布的活跃用户方面,阿里表示,88VIP会员数量为3500万人,同比双位数增长;快手日活为3.94亿,同比增长5.2%。此外,在研发费用方面,阿里规模*大,而拼多多则是增速*快。

  京东营收体量"老大哥"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Q4及全年业绩,其中Q4(2024年一季度)收入2218.74亿元,同比增长6.57%。淘宝天猫商品交易总额(GMV)、订单数均取得同比两位数增长,88VIP会员数量突破3500万人,同样保持双位数增长。受购买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强劲增长带动,淘天集团实现营收932.16亿元,同比增长4%,客户管理费(CMR)收入同比增长5%,全面超市场预期。

  5月16日晚,京东集团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集团共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4%。其中,京东零售营收2268.35亿元,同比增长6.82%。

  5月22日,拼多多发布2024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868.12亿元,同比增长130.66%。营收增长主要由于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的收入增加。分业务来看,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的营收为424.562亿元,同比增长56%。但更多的增长来自交易服务收入,该项营收为443.55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27%。

  5月22日,快手发布2024年**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294.1亿元,同比增长16.62%。电商业务GMV同比增长28.2%至2881亿元。

  从数据看来,拼多多仍然保持着营收和利润的高增长。京东与阿里营收增速有所提升,但是不太显著。京东利润增长得到改善,阿里利润增长承压。

  几家公司的营收规模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阿里巴巴和京东是通过对整体业务的持续赋能,显现出来比较高的增长态势,通过数字战略,在原来的基础上优化各项服务,所以两家的赋能特点则是表现出在原来基础设施的升级方面。效果也正在显现。

  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直接营收还是来自于平台的广告费和服务费,京东则比较直接的来自于商品直接销售,三家的商业模式不同。而拼多多通过前期天量烧钱,抢占用户心智的方式,堆积起来大量的流量,到目前为止就是一个流量转化的问题。

  与这三大巨头相比,快手的营收增速处于中等水平,一季度营收294.08亿元,高于预期的290.40亿元,发展还是比较稳健的。尤其是快手电商GMV同比增长28.2%达2881亿元,并且带动了其他服务收入。说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逐步放开泛货架场景的流量入口这一动作有效。不过直播业务收入却出现了同比减少8.0%至86亿元的情况,这可能与行业竞争激烈、用户观看习惯改变以及直播内容创新不足等因素有关。

  阿里净利润下降

  四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态势不尽相同,尤其是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净利润下滑的企业。一季度阿里巴巴归母净利润33.65亿元,同比下降85.77%。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5%至239.69亿元,主要是由于增加对电商业务的投入及授予菜鸟员工的留任激励。

  京东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13.88%。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

  拼多多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9.978亿元,同比增长246%。运营利润为259.737亿元,同比增长275%。Non-GAAP运营利润为285.522亿元,同比增长237%。

  快手一季度净利润为4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76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43.88亿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拼多多取得领先优势,与国内平台的转型、深耕农产品、海外平台物美价廉有关。

  谁更能吸引用户

  自去年以来,"用户体验"被越来越多的平台提及并重视。去年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而拼多多则一直是"站位消费者",为了保护用户,制定了包括"仅退款"在内的机制。今年5月中旬,快手高级副总裁、电商事业部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明确提出用户为先的战略,表示平台将与商家携手,进一步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5月16日,京东CEO许冉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今年京东"618"的主题是"又好又便宜",京东今年将进一步回归用户购物体验的本质。

  细分到具体业务,阿里财报显示,88VIP会员人数超3500万,同比双位数增长。自去年12月底开始,淘宝先后推出了仅退款政策、新疆地区包邮服务、先用后付、店铺体验评分系统升级以及网页版全面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优化用户体验。财报指出,阿里正对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供应、客户服务、会员体系权益和技术等领域加大战略性投入,旨在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消费者留存率,提升购买频次。

  京东财报显示,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用户的购物频次、NPS(净推荐值)和低线城市用户数量显著提升。

  拼多多也强调,一季度平台持续推出年货节、春节不打烊等让利活动,并聚焦"国货潮牌"主题,优选品质农货和品牌好物倾斜补贴资源,丰富供给,从消费和供给两端扎实助力平台用户获得实惠。

  财报显示,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3.94亿及6.97亿,同比分别增长5.2%和6.6%,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29.5分钟,2024年一季度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6%。

  四家公司都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拼多多通过农产品和白牌产品牢牢抓住低线城市用户,再通过百亿补贴品牌产品锁定高线用户需求和对品质消费有要求的低线用户的消费升级需求。京东加大低价促销和直播,借助3C和家电品类巩固用户的低价心态,拓展服饰美妆家居农产品品类,通过自建物流提升服务水平。阿里通过做减法专注天猫淘宝平台,通过天猫强化品牌消费需求,通过淘宝拓展中小商家,丰富低客单价商品,巩固服饰及美妆的品类优势,加强3C家电家居农产品品类的拓展,强化内容建设和加大直播电商投入。

出入境游成为OTA业务重点 竞争更加多元(电商报Pro)

  在线旅游平台(OTA)携程集团5月21日公布*新财报显示,携程一季度净营收达1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同时,归母净利润约43亿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为40亿元。

  从四大主营业务来看,携程在一季度实现了全面增长。住宿预订业务营收45亿元,同比增长29%;交通票务业务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度假业务营收8.8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9%;商旅管理业务营收5.11亿元,同比增长15%。

  携程在下沉市场的布局尤为值得关注。携程加大了与县域目的地及三四线城市的合作力度,通过酒店培训、招商引资、整合营销帮助下沉市场优化旅游供给,扩大品牌声量。

  携程集团全球业务布局引人注目。据财报数据显示,出境旅游成为2024年旅游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一季度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同比均增长100%以上。在此之前携程集团通过收购英国旅游搜索巨头天巡、印度B2B旅游平台Travstarz Global Group和印度*大OTA平台MakeMyTrip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布局。携程推出"318全球旅行划算节"等活动,覆盖全球逾百个旅行热门目的地,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

  携程集团利用国际OTA平台Trip.com的优势,创新入境游产品及服务。Trip.com已上线600多家国内头部景区的在线预约功能,并提供20多种语种和支付方式,以优化境外游客的预订体验。数据显示,一季度,携程入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4倍,Trip.com的总收入同比增长约80%。

  除了携程外,其他在线旅游平台如飞猪、美团酒旅等也纷纷布局海外市场。飞猪依托阿里资源和支付宝的优势,在韩国、泰国等地推出了"信用住"等创新性服务,并上线了出境游活动专场,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出境游特色商品。同程旅行则通过开设海外实体店、上线本地化APP等方式,强化其在北美市场的线下服务,并计划加快布局英国、泰国等市场,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美团则把酒旅业务作为全球化布局的"热身运动",通过与国际在线住宿预订平台Agoda的合作,以及投资多个海外本地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随着旅游市场的强势回暖,内容平台与老牌OTA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内容平台凭借"内容+流量"的策略,纷纷加码旅游市场,试图分割携程、同程、飞猪等传统巨头的市场份额。

  抖音作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去年以来在旅游领域动作频频。从上线日历房功能,到推出暑期酒旅大促IP"好好旅行节",再到将酒旅业务升级为一级部门,抖音不断深化在旅游市场的布局。此外,抖音还成立了旅行社公司,进一步向旅游行业进军。

  快手也不甘示弱,与同城旅行、同城艺龙等OTA平台合作,将酒旅相关产品接入平台,并搭建本地旅游板块。

  小红书则通过推出"城市新名片计划",从流量、算法和产品等多个方面为各地文旅提供帮助。其季度城市专属画像、全方位曝光资源和针对性运营扶持指导,为文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老势力的角逐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内容平台在流量和营销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履约链路的完善度以及后续服务的质量等方面,与老牌OTA平台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文旅产品作为非标品,高度依赖酒店、景区、地接社等多个环节的协同,若无法掌控整个服务链条,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游玩体验。

2023年数字健康公司财报比较分析(网经社/**财经)

  2023年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较快发展,药师帮、梅斯健康成功上市,圆心科技、方舟健康等企业也积极准备上市。

综合医疗: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领衔

  2023年京东健康营收535亿元,同比增长14.5%。报告期内,京东健康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的商品收入约为456.53亿元;来自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的服务收入为78.77亿元。

  2023年阿里健康营收267.6亿元,同比增长30.1%。报告期内,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31.7%。

  2023年平安好医生营收46.7亿元,同比下降24.13%。其中,保险及金融客户端的医健养服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4.8%,企业端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1.2%。

  综合医疗行业在2023年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显示出消费者对线上购药和健康管理服务的持续需求。

  医药电商:药师帮"领跑"

  2023年,药师帮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18.9%。平台三方业务GMV达284.7亿元,同比增长25.8%,营收8.7亿元。自营业务GMV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21.4%,营收达160.4亿元。

  2023年,药易购营业收入44.30亿元,同比增长11.62%。药易购终端纯销业务及分销业务仍是其去年主要业务收入来源,2023年药易购实现终端纯销25.04亿元,同比增长5.56%;线上B2C零售收入1.748亿元,同比增长269.51%。

  2023年,叮当健康营收48.57亿元,同比增长12.2%。线上直营收入35.279亿元,同比增长14.1%;业务分销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25.0%;线下零售收入6.439亿元;其他业务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9.2%。

  2023年,1药网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10.6%,6年内收入规模扩大16倍。经营亏损为3.501亿元,而去年为3.710亿元,运营亏损占净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的2.7%降至今年的2.3%。

  互联网医疗:企业快速增长

  2023年,智云健康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为近五年*低水平。其中,院内解决方案营收28.73亿元,同比增长31.5%;药店解决方案营收6.59亿元,同比增6.9%;个人慢病解决方案营收1.59亿元,同比下滑15.4%。

  2023年梅斯健康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营收1.74亿元,同比减少12.5%;医师平台解决方案营收1.2亿元,同比增加约34.7%;RWS解决方案营收0.55亿元,同比减少约9.7%。

  2023年,新氧营收14.98亿元,较上年的12.58亿元增长19.1%。旗下信息服务和其他业务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22.2%;预定服务收入1.01亿元;医疗产品和维护服务销售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8.7%。

  线上药品销售仍是"蓝海"

  据《**财经》报道,自2015年12月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以来,中国互联网医疗即将步入第10个年头。

  伴随着2022年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处方药网售"开闸",京东、阿里等巨头纷纷涌入,互联网线上购药平台迅速崛起。《2019-2024年互联网+药品市场运营模式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线上药品销售,占全国药品市场2.8%。另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互联网医疗行业内针对垂直领域的企业分布中,在线医疗及医药电商的占比分别为29.7%及15.7%。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健康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大约为6%,而美国这个数字大约是18%,意味着中国医疗支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群聊"私域电商值得关注(运营研究社)

  客单价千元的女装新品牌LINHUANYING,借助小红书私域半年卖出了1800万;水杯品牌世大家借助小红书私域"云股东"快速度过冷启动期,公司成立一年就在小红书月销百万;美妆品牌尔木萄通过"直播+群聊"促进成交,首播当日GMV 20万+。当商家、品牌开始直播后,群里就变得格外热闹,有的粉丝会在群里聊商品,群友下单的消息也会被推送到群聊里,吸引人点进直播间去看一眼。在群聊、直播间、商品笔记的复合种草下,很多消费者就会忍不住下单,私域电商的优势:

  一是触点丰富,种草用户可高效沉淀。主页、笔记、直播间都有群聊入口,可以迅速将流量从公域场导向私域场。公私域联动的触点多,让小红书群聊天然具有较强的用户沉淀效应,帮品牌高效地将种草用户沉淀到私域。

  二是支持人群分层,精细化运营。小红书入群有多种形式,有的不需要门槛,有的要得到群主的认可,有的要购买商品。对于商家,自由入群、群主审核入群、购物后入群等多种前置,可以将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帮助商家更好地做用户分层。运营社在小红书群聊里发现,群聊内活跃度非常高,群友的种草意愿和口碑分享意愿也高,经常有粉丝互相交流种草心得。

  三是多种转化方式,高效的成交新场域。小红书群聊可以一键分享产品笔记、丝滑种草。粉丝咨询产品时,商家都可以快速通过"抛笔记"的方式响应,提高成交效率。除了群内购外,小红书群聊现在还有群新人券、分享商品/笔记、群内晒单/分享、直播间提醒等多种促进成交的功能。

跨境电商出口进入深耕国内供应链新阶段(国际商报)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5月11日发布《"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已进入深耕国内供应链的新阶段,跨境电商通过数字化、协同创新、精准营销、智能物流等方式,形成立体联动的助力生态,推动产业带数字化、产品创新、国际市场扩大、高效履约,形成优质供应链。

  从地域布局来看,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在2022年实现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地级市全覆盖,"跨境电商+产业带"集聚效应显著,在全国甚至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广东顺德是"中国小家电之都",是全球*大、配套*完善的生产基地之一;中山的照明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80%的份额;深圳拥有亚洲*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华强北;广州是全国*大、*全的化妆品生产基地等。

  从推动外贸发展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了传统工贸的品牌化及出口品类的高端化。一方面,跨境电商助力传统外贸企业及时把握消费需求,将产品直达全球消费者手中,推动企业快速打造全球品牌。调研发现,"跨境电商+产业带"上约有56%的企业愿意做跨境电商品牌;另一方面,产业带的生产能力与多种成熟技术的融合创新,产生大量技术含量高的新出口品类,且成为全球热销品,如家用储能产品、家用3D打印机、四足机器狗、无人机等。

  从培育经营主体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更多工厂型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产业带赋能计划,加速新业态与优质供应链融合,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报告认为在"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下,跨境电商B2B大有可为。同时,"跨境电商+产业带"也面临一些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带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售假存在难点、产业链协同性较弱与跨境电商产业服务生态不足并存、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

  报告建议从鼓励跨境电商产业带研发创新、完善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协同、健全人才培养与供求调节机制入手,探索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带"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平台预测今年端午节旅游将稳步增长(国是直通车)

  多家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文旅市场热度可期,火爆态势有望在暑期延续。5月24日起,端午小长假前一日(6月7日)的火车票陆续开售。车票开售后,一些热门城市的搜索热度快速上升。伴随火车票开售,酒店、跟团游等预订也逐渐开启。根据去哪儿平台数据,今年端午期间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上涨20%左右,且仍在持续升温。从去哪儿火车票预订情况看,端午期间出游仍以周边游、短途游为主,2小时高铁圈城市是出游的主要目的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开往周边小城尤其是县级城市的车票预订热度较平日上涨200%以上。

  与不久前的"五一"假期类似,小城游在今年端午依旧火热。以一个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小城深度"下沉"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恩施、秦皇岛、景德镇、绍兴、日照、扬州、泉州、柳州、舟山、淄博、湖州、大同等地热度较高。

  除此之外,西安、杭州、洛阳、苏州、成都等历史文化名城,由于近年来火热的"新中式"旅行,再度成为出游的热门选择。龙舟观赛、参观历史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与汉服妆造等成为"新中式"旅行的热门方式。

  随着端午期间气温升高,海滨海岛游备受青睐,青岛、大连、威海、烟台、厦门、泉州等海滨城市热度上升明显。

  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赛龙舟近期广受关注。近一周来,去哪儿平台关于"龙舟"的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周涨136%,相关城市的旅游热度随之走高。以广东佛山为例,代表中国龙舟*高水平的"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吸引众多游客奔赴佛山,以佛山为目的地的搜索量上涨了近三成。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的多个城市均有龙舟赛事举办,对于向往体验特色龙舟文化的游客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吃粽子、采艾蒿、做香囊、身穿汉服来一场沉浸式过节,在城市周边风光秀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古镇享受一次端午民俗文化体验,成为不少人的假期选择。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城市周边的古镇热度持续升高。在端午热门古镇前十名榜单中,盛产古镇的江浙地区占据六席,浙江乌镇高居榜首,北京密云区的古北水镇在北方地区唯一上榜。

  今年端午,被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火的新疆阿勒泰成为长途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在马蜂窝平台,"阿勒泰"相关内容近一周热度涨幅高达233%,"我的阿勒泰同款路线"热度上升75%。自驾游的热度在端午期间依然居高不下。同样得益于《我的阿勒泰》热播,北疆环线自驾在马蜂窝端午热门自驾线路榜单中居于榜首,川西秘境自驾和呼伦贝尔自驾紧随其后。

  端午假期不久后,暑期旅游也将拉开序幕。多个平台和旅行社披露数据显示,不少消费者已开始提前"囤"暑期旅游产品。去哪儿平台大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邮轮"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了近1.5倍,尤其是选择暑期邮轮行旅游产品的搜索量增长了近4倍。

  暑期旅游的热度也反映在美团数据上。5月以来,美团平台暑期文旅预订单量(含门票、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长超60%。暑期长线出境游已进入预订高峰,机票价格开始明显提升,亲子游学、自然之旅等成为暑期出游的热门主题。

麦肯锡调查显示2024中国消费的五个趋势(麦肯锡)

  麦肯锡近期开展中国消费者2024年消费信心与预期问卷调查,有效分析样本11930份,全面覆盖一至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得出2024年中国消费的五个趋势。

  趋势一:消费增长预期谨慎,短期内依然"储蓄为王",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消费者对自身消费增长的预期相对谨慎,预期增长率为2.2%-2.4%。从消费驱动因素上看,预期消费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为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家庭户数小幅度增加。其中,消费能力小幅提升,即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2.5%,同时来源结构基本稳定;中国家庭户数预期增加0.4%,从2023年的5.45亿户增加至5.47亿户;而消费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微降0.2个百分点(即降幅0.5%),消费者储蓄意愿仍然强劲,短期内消费潜力未完全释放。

  趋势二:逾2/3受访者仍然乐观,但悲观情绪明显抑制消费预期。相较一年前,消费者对宏观经济、个人财务状况均更乐观,对中国宏观经济表示乐观的人群占比从73%提升至76%,对个人和家庭财务状况的信心增长4个百分点。消费者对于宏观经济的信心与其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信心高度相关,二者的线性相关性高达0.81。但整体上,消费者对个人的信心普遍略低于对宏观环境的信心,仅部分人群信心存在分化,如四线城市低收入人群,尽管个人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但对宏观经济仍然充满信心。

  在悲观人群中,担忧失业和收入不稳定、资产贬值、负债增加、赡养家庭成员负担增加等均显著抑制消费预期。这类人群的预期日常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2.4%)。其中,可预见的高确定性持续支出(如子女教育费用、赡养老人等费用增加)对消费预期的抑制*为显著,此类消费者的预期消费增长率不增反降,平均为-0.3%。

  趋势三:消费者信心持续分化。不同消费群体信心与情绪出现明显分化,进而影响其消费支出、预期及品类结构:Z世代、一线城市富裕银发族、三线城市富裕中老年明显更为乐观,展现出积极的消费观;一二线城市新中产、农村中老年*为悲观。其中5类人群值得关注:

  一是城镇Z世代-乐观。1995至2009年出生的这类人群以单身学生和普通职员居多,他们对宏观经济和家庭财务状况的态度相对乐观,普遍相信未来收入会增长,虽然目前其日常消费占收入比例相对低于其他世代,但展现出更高消费意愿。从消费结构上看,城镇Z世代在餐饮、宠物用品、文化娱乐类的消费占比、金额及增速均高于其他世代,体现出其对社交、情感陪伴和精神享受的追求。同时,Z世代追求健康观念,热爱运动类服饰,烟酒消费普遍较低。

  二是一线城市富裕银发族-乐观。该人群中企业中高管或企业主较多,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高,尤其是经营性收入占比远高于平均水平。虽然目前其日常消费占比偏低且没有预期的显著增长,但有相对积极的消费观。从消费品类来看,这类人群食品饮料等刚需消费金额高,且非运动类衣着和日常出行占比相对高;同时,由于其收入稳定,一线富裕银发族希望继续提升生活品质,在烟酒、家用电器和家具、消费类电子和外出旅行上的消费预期增速明显高于全体。

  三是三线城市富裕中老年-乐观。与一线富裕银发族类似,该人群中企业高管或企业主占比高,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全体人群。其消费开支占比较全体人群低,预期未来增长率基本持平。三线富裕中老年在餐饮、家庭用品、家用电器和家具等日常生活支出上的占比较高,更多负担子女相关开支,而在外出旅行这类悦己类消费上的占比和金额偏低。

  四是一二线城市新中产-悲观。该人群中高学历的外地人相对更多,且整体乐观人群占比偏低,普遍担忧房价下跌带来的资产贬值、形势多变导致失业或者收入不稳定等。其日常消费支出占比高,通过增加消费来改善生活的倾向较一二线年长中产更高。在消费品类结构上,一二线新中产的食品饮料等物质性需求相对饱和,占比更低,而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如外出旅行和文化娱乐等)上有更高需求;同时,其对子女教育抱有很高期望,在教育品类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年长中产。

  五是农村中老年-悲观。该人群赋闲比例高,收入低且依赖转移性收入,整体情绪悲观。其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比极高,如食品饮料、药品和医疗服务及个人和家庭护理用品;但无力改善生活质量,在大部分消费品类上支出占比低。

  趋势四:消费品类支出意向分化,消费升降级普遍存在。综合比较每个品类的净支出意向与预期消费增长率,调研识别出4个潜在成长品类(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服务、旅行)与3个风险品类(家用电器/家具、烟酒、消费类电子);成长品类中,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当问到什么因素导致支出增加或减少时,调研发现数量与频次是*重要的驱动因素,换言之,即"买多买少"导致的变化显著,而"买贵或买便宜"与"在哪里买"两个因素紧随其后。如果把"买贵或买便宜"作为消费升降级的定义,意味着消费升降级普遍存在,总体看并未出现消费降级明显高于消费升级的情况。

  更有趣的是,成长品类并不对应消费升级,而风险品类也不对应消费降级,反而呈现相反趋势。例如对比旅行和烟酒品类后发现:在旅行品类上,预期消费增长的消费者更多由数量或频次驱动,而非价格;而支出减少的消费者中,消费降级明显。而在烟酒品类,消费者预期减少的支出相对较少受价格驱动,主要由于消费数量及频次变少;消费者预期增加的支出受价格驱动明显,表明消费者的选择呈现出"少而精"的趋势。

  趋势五:特定人群的品类消费趋势与驱动因素。各品类的消费驱动因素不尽相同。成长品类中,教育、旅行和保健由于观念情感和需求场景驱动支出上升,例如在教育品类上,消费者表示更加重视教育,愿意报名更多补习班或课程,同时也追求更多元化、更有趣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外出旅行上,消费者*关注的是更多休闲放松,陪伴家人,同时追求质感和特色的旅游体验。在保健品消费上,消费者表示随年龄增长或人生阶段变化,需要更多保健品和服务来提高抵抗力、免疫力。而外出旅行、食品饮料更容易受行业变迁影响,消费者会因旅游花样形式变化或食品饮料创新和变化而增加消费。

  【地方经验】

福建制定2024年数字商务工作要点(东南网)

  福建省商务厅5月16日出台《2024年福建省数字商务工作要点》,提出全面加快全省数字商务建设,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全年力争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5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8450亿元,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达30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600亿元,服务贸易规模达1500亿元。

  《工作要点》提出,支持电商人才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接地气、留得住、干得久的福建电商人才团队,全年择优扶持3家以上省级电商人才基地。加强示范引领,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创新案例,鼓励各地发展良好的电商基地积极参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综合评价工作。

  创新开展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线上促消费活动。积极促进网络品牌消费、品质消费,鼓励企业推广国货潮品。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家居焕新、家电焕新等以旧换新主题促销。推动福茶网、朴朴、青创网等特色自营电商平台拓展业务体量,扩大交易规模,全年择优扶持10家以上电子商务平台(企业)。

  推动家居建材、鞋服箱包、农特产品、陶瓷工艺、全竹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电商新模式,持续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全年新增网店数超千家。推动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全年支持电商发展项目10个以上。继续办好电商主播大赛,立足福建特色积极培育店铺类主播、达人主播,扩大福品品牌影响力。支持各地结合产业特色、区域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直播电商产业基地。

安徽开展直播电商规范经营三年提升行动(中国新闻网)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从2024年5月起至2026年12月,在全省开展直播电商规范经营三年提升行动。通过健全监管机制、夯实监测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举措,持续优化直播电商创新发展环境,及时跟进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兴企业,深入发掘直播电商发展潜力,培育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领域的"单打冠军",实现"三个一"工作目标,即建立一套全省直播电商合规指引体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公平有序、绿色健康的网络直播市场环境,打造一批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

  在健全监管机制上,重点加强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管理规范等标准研制,加大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围绕直播电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商品,细化管理规范;进一步丰富直播电商活动规范指引,研究建立跨部门协作监管机制、政企合作机制、社会共治机制。

  在夯实监测基础上,全面摸排比对直播电商各类经营主体;探索在部分市、县(区)开展直播电商合规管理试点;采集全国主流直播电商平台内安徽网店信息、商品信息、商业推广信息、主播信息等,汇总建立直播电商平台网店、商品、直播间、头部主播各类主体库。综合运用网络监测监管、企业年报、实地摸排等多种形式,定期比对、分析、更新直播电商基础数据库,夯实直播电商监管基础。

  在加强监督管理上,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常态化监管体系;依法开展直播电商商品质量抽检,实现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一体化监管;依法查处直播中的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建立诚信直播间培育体系,引导直播电商经营主体强化合规管理;在具备条件的直播电商企业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积极打造全省网络直播放心消费平台;推动直播电商企业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企业商标品牌。

贵州组织淘工厂与产业带对接(贵州省商务厅)

  贵州省商务厅5月22日指导淘天集团淘工厂、贵州省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贵州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联合主办"淘工厂·寻好货"--淘工厂全网爆款计划选品招商会贵州专场活动,旨在借助淘工厂海量用户基础、高效的商品推广机制以及全国71个产业带站点布局,为贵州本土品牌提供直接对接庞大消费群体的平台,加快贵州产业带商家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转型。淘工厂是淘宝App内的官方国民工厂店,以其零成本、零费用入驻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二三线品牌及优质厂货白牌。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交流 资源共享

留言成功后,负责人将会在24小时内答复您。

关闭
×

把想要咨询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全力帮到您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