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话题
发布日期:2025-03-24数据来源:国际商报浏览次数:109
“在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同时,我们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更好依托国内市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挑战”“今年,将继续推动相关领域试点项目加快落地,稳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着力研究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本次对话是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举措,时隔六年重启具有重要意义”……在3月20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就近期商务领域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助力贸企更好依托国内市场
有效应对外部挑战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帮助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在国内外市场顺畅切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何咏前表示,当前,面对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广大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在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同时,商务部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更好依托国内市场,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挑战。
一是组织外贸优品内销活动。开展好“外贸优品中华行”,这是为外贸企业拓内销专门搭建的平台,主要内容是“1+10+N”,即举办1场启动仪式,发挥10个经济大省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展销、对接洽谈活动,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国内渠道。比如在线下,商务部将组织重点步行街、商圈开展促消费活动,在重要展会设立外贸优品展区;在线上,支持主要电商平台设置专区,促进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
二是推动内外标准认证衔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外贸标准认证衔接调查,组织国内国际标准比对,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打通出口产品内销的堵点,降低企业市场转换制度成本。
三是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政策支持。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落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政策,支持企业采取投保的方式,分散企业贸易风险。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在融资、利率等方面的支持。
四是建设综合服务平台。针对外贸企业对国内市场不熟悉等情况,培育、强化内外贸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服务企业,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咨询、标准认证、市场开拓、金融保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将着力研究在教育、文化等
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针对很多外资企业关心的中国商务部今年会推出哪些稳外资的举措和活动,何咏前介绍,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继续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需求,在“外资24条”等基础上,推出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出台了20项稳外资务实举措。
“下一步,在重点抓好行动方案落实的同时,商务部还将从三方面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何咏前说,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去年,中国推动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目前,已有13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40余家外资企业生物技术项目落地,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还有不少外资企业在试点开放领域的投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今年,将继续推动相关领域试点项目加快落地,稳妥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着力研究在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二是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今年2月,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举办了“投资中国”外资政策说明会,受到日资企业的广泛欢迎。商务部还筹备赴欧洲、美国、韩国、新加坡、中东等重点和新兴引资来源地,开展“投资中国”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将重点办好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打造“投资中国”标志性展会;在进博会期间举办自贸试验区等主题推介活动。支持各地在“投资中国”框架下,聚焦重点国别,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三是不断优化服务和环境。自2023年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商务部已组织召开30余场圆桌会,推动解决外资企业500余项困难诉求。今年,已启动“服务保障进外企”工作,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解决在华外资企业困难问题。商务部将继续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
时隔六年重启
“经双方协商,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将于3月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何咏前介绍,本次对话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举措,时隔六年重启具有重要意义。
何咏前表示,当前,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发展的积极势头,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联系紧密。中方愿与日方共同努力,推动对话取得务实成果,促进中日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国际商报